中國有句古話:“棍棒之下出孝子”、或“不打不罵不成人”。言下之意是說訓子需嚴,打罵見效,只要兒時嘗盡皮肉苦,長大必成孝子賢孫。這句所謂的至理名言,代代相傳,一直沿襲至今,成為傳統的家教經驗。其實,棍棒之下出孝子,實屬教育錯誤中的一類--粗暴型,即教育孩子時表現出的簡單魯莽,急於求成,以勢壓人之態.

許多人一旦為人父母,或因自己小時受過棍棒教育,深有體驗,覺得唯此方法可行;或因自己缺乏育兒常識,無從著手,覺得非此無從管教;或因自己性格脾氣急躁,難以自控,覺得以此訓子自然。於是墨守成規,採用強硬專制的手段,濫施家長的權威。孩子尚小,不聽話者,罵之,孩子闖禍,不懂事者,打之;孩子成績下降,不及格者,罰之,總以為,如此嚴厲的管教,定能教育好子女,殊不知,採用動輒打罵體罰的野蠻兇狠的態度對待孩子,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從心理學角度講,高壓之下,性格倔強的孩子,常表現出頑強的抵抗意識,對父母產生對立情緒。並在父母粗暴態度影響下,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性格怯懦的孩子,則會產生恐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在父母面前萎萎縮縮,膽小怕事。富有靈性的孩子,會用欺騙和撒謊的手段,來對付父母的訓斥,達到免受打罵的目的,從而,變得年少虛偽,失去童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k M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