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錫伯族農民來說,糧谷滿倉、羊肥牛壯的豐收時節是為兒女籌辦婚事的最佳日子,因此有句俗話說:“春天的清風和煦,秋末的婚禮熱鬧”。

一大早,身著民族婚服的新郎關忠明就騎著棗紅色的駿馬帶著6輛馬拉喜篷彩車和伴郎來到了新娘家,第一輛車裡坐著主持婚禮和迎親等事宜的奧父(奧得爾阿莫,意為迎親爹)、奧母(奧得爾額妮,意為迎親媽),他們分別是關忠明的大姑父和小姑姑。還沒下車,新娘的父母就迎出門為他們端上下車酒表示慰問,此時,院子裡已是一片歡騰,奧父拉起了東布林琴,奧母則和大家在卡吾爾登的曲調下跳起了貝倫舞。

屋內,身著禮服的新娘與伴娘坐在炕頭上,從這時起直到踏上新郎家的紅地毯,她的雙腳都不能沾地。新郎給每個長輩行跪禮並敬酒後,就可以帶著岳父贈送的兩瓶代表五穀豐登、糧食滿倉的五穀種子娶新娘回家了。在路上,彩篷車隊遇到了攔車的小夥子們,這時,奧父、奧母下車跳起了舞,送上美酒和紅包,在一片歡笑聲中,人們取下了攔路的繩子。

新娘頭蒙紅喜帕,到了新郎家門口,由伴娘挽著下車,跨過一個火盆,踩著紅地毯走到正屋前面,與新郎拜天地。接著新郎入門及閘外的新娘對跪,並用馬鞭將新娘頭上的紅喜帕揭去。正屋裡,喇嘛楊文才已備好了法器,新人進屋後,他手舉法器誦經,為新郎新娘摸頂祝福。然後,新郎和新娘到鍋灶前對跪,隨著喇嘛的一聲鈴響,兩人用哈達將羊尾油片投入灶火中,雙雙起誓白頭到老。

在中午的婚宴上,奧父高唱大家喜愛的薩林舞春(婚禮歌),他唱一句,賓客和一句,大家又跳起了貝倫舞。一陣馬蹄聲傳來,原來是哈薩克族鄉親為祝賀婚禮準備了叼羊,新郎也縱身上馬一展英姿。

下午,娘家人告辭回家,上了車卻不立即走,直到新郎走過去跪拜,再次敬酒,娘家人才拿出“私藏”的碗碟、筷子,這是在考驗新郎是否顧家呢。

晚上,在奧母的主持下,兩隻被紅繩拴在一起,一隻盛酒、一隻盛水的酒杯飛快地經過多次倒手後給了新郎新娘,結果,二人均稱自己喝的是酒。原來,他們怕被人說自己當不了家,因為喝到酒的人表示可以當家。

婚禮的最後一個程式是搶羊骨頭,奧父在新郎新娘的炕沿上放一塊羊大腿骨,雙方親友搶得不可開交,男方家人搶到羊骨頭認為是新郎勤勞能幹,能養妻子,家庭美滿幸福;女方家人搶到羊骨頭,則認為新娘會持家,不會受氣,家庭和睦興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k M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