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青年男女結婚前,要舉行過彩禮儀式。由男方通知女方過彩禮的日子,女方同意後,男方即請媒人等帶上酒肉、煙糖、衣物等東西到女方家過彩禮。這種做法的用意一是與女方家商定婚期,二是向女方交結婚彩禮。過彩禮儀式舉行後,男女雙方都按約定的婚期積極籌辦婚事。

結婚前兩三天,男方家要給女方家送一頭肥豬、一隻公雞、一隻鴨、一壺酒和一些香燭,以幫助女方家操辦嫁女的筵席。到結婚這天,新郎家派出幾名小夥子和姑娘挑著糯米、酒肉等前去迎接新娘。女方村寨中的姑娘、小夥子和孩子們,這時候可以舉行打接親儀式:用鍋灰去抹接親人的臉,把苦楝果往接親人身上擲,往接親人身上灑水……同時高聲叫喊:“把最好的穀種、菜種送給你們!”接親者面對“襲擊”反而興高采烈,不斷地向寨子裡的人們點頭致意,因為“種子”預示著新郎新娘婚後會“早生貴子”,且暗示著將來會豐衣足食。這種熱鬧的場面要到接親者來到新娘家的門口才結束。

接親者到了女方家,受到盛情款待,先煙後茶再接喜糖,然後被請到豐盛的筵席上。席間,女方村寨中的姑娘身著盛裝,輪番前來唱敬酒歌,獻糯米酒,大有把接親者灌醉的架式。男方選的接親者都是經驗豐富之悲,只見他們從容應付,巧舌如簧,豈肯輕易就範?女方寨子裡的人們不甘心,男女青年又輪流上來和接親者對歌,俗稱對姊妹歌。只聽庭院裡歌聲陣陣,給婚禮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和喜氣。

席終,接親者挑著狀如銅鑼的糯米粑和其他回贈禮物,簇擁著新娘離開了女方家。這時,女方村寨中的人們再次掀起打接親的高潮,以歡送新娘出嫁。

新娘打著布傘,在眾多送親者的陪同下,步行前往新郎家。按習俗,不管路有多遠,新娘都要在晚上雞進窩時進男方家。進門前,男方要給女方關傘錢、背娃娃錢等。進門後,男主先招待新娘及送親著們吃晚飯,飯後唱《開櫃歌》,展示女方陪嫁的東西,也向賓客展示男方家的富有。因為布依族有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所以要用女方家陪嫁的櫃子數目來決定新娘在男方家住宿的天數。如女方陪嫁兩個櫃子就住兩天,陪嫁三個櫃子就住三天。

新娘到男方家的當天晚上,要舉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動。荷包由女方家事先做好,由送親者帶到男方家,荷包的數目由男方家的歌師、歌手數及賓客數來確定,少則數十個,多則一兩百個。荷包有喜線穿著,可拉開和關攏,裡面裝著白果、花生等物,象徵早生貴子之意。此活動男女老幼皆可參加,一般由兩人一組,一人主唱,一人幫腔,男女不限,但需唱足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個荷包。由於這項活動有禮貌、有秩序,又風趣熱烈,所以參加的人很多,持續的時間也長,有時要進行一整夜,故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說法。這種娛樂活動實際上也是鬧新房的另一種形式。得了荷包的,還要唱兩首或四首《多謝歌》。

婚後,新娘在夫家住兩三天,就由伴娘陪同返回娘家。此後幾年,新娘基本上不在夫家住,只是農忙和節日來住幾天,即又匆匆返回娘家。這種坐娘家的時間長短,主要看夫妻的感情而定,少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坐娘家的時間已越來越短,有的乾脆婚後就生活在夫家。

新娘結束坐娘家要來夫家常住,需要進行戴假殼的儀式。假殼是形如簸箕的女帽,以竹筍為架,用青布包紮製成。由新郎的母親或嫂嫂抱住新娘,強行把假殼戴在新娘頭上,從此新娘就常住夫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k M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