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定義習慣性流產為連續兩次以上,在同一妊周內發生了胎停育,進而出現流產的現象。同一妊周內應該怎樣理解呢? 比如上次懷孕50天左右發生了流產,第二次也在50天左右發生流產。
停育是什麼意思?
通常胎兒在40-50天左右就開始有了胎牙和胎心的情況,如果在這個期間通過B超檢查沒有發現有胎牙和胎心,這就屬於胎兒停止發育,在早期就稱之為胎停育。
什麼原因導致的習慣性流產?
嚴格說來習慣性流產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習慣性流產是很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表現。臨床統計大約有43種左右的疾病能夠引起流產。
引起習慣性流產的疾病大約有43種疾病
1、 免疫因素占67%
2、 解剖因素占14%
3、 內分泌因素11%
4、 遺傳因素占5%
5、 其它因素占3%
為什麼免疫因素會造成習慣性流產?
免疫因素是指在懷孕早期母體和胎兒處於一種同種異體的狀態,正常情況下由於胎兒和母體之間的胎盤屏障現象,就可以繼續妊娠,不會發生排斥。如果免疫有一些因素不正常了,母體產生抗體後就可以造成免疫排斥。
胎盤屏障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起物理的分割作用,另一個是化學的分割作用。實際上母體和胎兒之間在血型以及組織配型上一樣的幾乎很少見,之所以能夠順利生產出來就是因為這個屏障的完好,這個屏障被破壞以後,免疫排斥反應就一定產生。
怎麼理解感染和內分泌因素引起的流產呢?
感染引起的流產往往是偶然一次的,不會是習慣性的,這是一個流產因素,往往並不是習慣性流產常見的因素。內分泌因素是一個習慣性流產的因素,臨床醫生或者是經歷過保胎治療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用內分泌的方法進行的胞胎(注射黃體酮等)。這一類病因在臨床上並不常見。內分泌因素引起的疾病大概有以下幾種,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引起卵巢功能改變。還有多囊卵巢綜合症,也引起排卵後的黃體功能不足。還有全身內分泌因素,包括糖尿病、甲狀腺低功,甚至有一些腫瘤疾病導致內分泌紊亂。當然內分泌紊亂後母體環境就不適合胎兒生長了。
資料重整中,因此有點凌亂,敬請見諒.
找不到原文章,請使用左側的文章搜尋,感恩!
- Oct 30 Thu 2008 13:27
[ 0206004 ] 習慣性流產的免疫治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