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男士在家庭生活中的傳統角色是一家的經濟支柱。當在孩子監護權問題上發生爭議時,法院長期以來就認為,按照正常情況,孩子應歸母親撫養。可是,“家庭婦男”現象的出現說明男人同樣可以監護好自己的孩子。
社會變化催生“新男人”說
1986年,英國全國只有445位“家庭婦男(全職父親)”。20年後,這一數字攀升至2.1萬多。今年6月,英國平等機會委員會(EOC)宣佈,79%接受調查的男士表示他們十分願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讓妻子出去工作。一種曾經被認為是古怪行為已成為時下的主流。這僅僅是當今世界社會觀念發生巨大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報告受到媒體的廣泛報導,這是該委員會始料未及的。男人承擔起女人傳統角色的趨勢仍具有爭議,許多人對此表示歡迎,但對於其他人而言,這就像此前有關精子數量下降的報導一樣令他們緊張。那些擔心“新男人”崛起的人批評這種人“不正常”,並斷言科學家將證實他們觀點是正確的。過去二十年,行為研究者、靈長類動物學家、內分泌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在對父親的角色進行重新審視和重新評估。他們發現,“新男人”的興起具有很深的進化淵源。此外,男人們似乎是在同一種也在影響女人的荷爾蒙的驅動下為照顧後代做準備。但這種養育行為只會在社會狀況適宜的情形下出現。
家庭婦男已悄然來臨
新時代,催生新名詞,“家庭婦男”正悄悄的降臨現實家庭。
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模式”被悄悄打破,知識女性撐起半邊天,家庭主婦隨之漸漸的被“家庭婦男”取代,無論在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周圍,我們總會發現一些專職“買菜、做飯、洗衣服、看孩子、收拾屋子”的男人。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這一現象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的攀升。而這一現象在都市生活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就其存在和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源於自卑。一日,和一個朋友閒聊時,他說很正常啊,現在什麼年代,男女平等,只要在家庭中女人比男人更能幹,我就甘願做一個“家庭主男”。看似是閒聊,其實朋友在言語中卻道出了“家庭婦男”存在的必然性,那就是來自男人內心深處的自卑,女人都通常稱男人是什麼?是溫暖的肩膀,是停泊的港灣。的確這好象是上天賜予男人的一種義務,那就是支撐起一片天,肩負起家庭的重擔。然而,其實在許多家庭中許多知識女性開始做起了“女強人”。女人開始支撐起了一個家庭,落敗的男人不得不為此換位而置。我稱之為“愛情負債”太深!
原因之二:源自於溺愛。還記得河東獅吼裡面的經典臺詞嗎?從現在在開始我只疼你一個人,寵你愛你,不會騙你,答應你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會做到,對你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不許欺負你罵你要相信你,有人欺負你,我會第一時間出來幫你,你開心的時候我會陪著你開心,你不開心我哄你開心,永遠覺得你最漂亮,做夢都會夢見你,在我的心裡只有你。
如果說原因之一,使得做“家庭婦男”有一定合法化,那麼原因之二的溺愛是絕對站不住腳的,如果你是因為溺愛你的另一半而甘願如此,那麼可要千萬小心了,因為也許這將會滋生感情的變故。
以下為一個因愛而分手的故事:
他對我千依百順,這樣的愛讓我無法忍受,為此我們分手了!
偶遇蘭是在初春的下午,正是乍暖還寒時,那時的天氣還有一點點冷,蘭穿著單薄的白色外套,在微風中略顯寒瑟,但她迷人的風姿,更是展露無疑,走到她的面前,起初開始就寒暄了幾句:“要說你啊,呵呵!那可絕對稱得上是本世紀最幸福的女人之一了”。她說為什麼這麼說啊?“你人長得這麼漂亮,又娶了一個千依百順的好老公,難道還算不上是幸福的女人啊!”她說:“其實從一開始我就決定找一個對自己好的老公,即使他不是很富有,可是後來我不知道為什麼開始討厭他對我的逆來順受,我感覺他太沒有性格了,為此我們的感情慢慢就出現了裂痕。”
我說:“難道他不是一個好老公嗎?”
蘭說:“也許他是,可我要的是真正的愛而且是要快樂的,而不是過分的順從,如果找個聽話的還不如找個僕人來得痛快”。
逸風說:其實溺愛,並不是愛。在高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激情。因此,過度的溺愛它不會讓愛情更加牢固反而有可能加速感情的破裂。如:當我們再次從生活中,有許多女人正是把握了這一規律,開始挑戰生活,而這些似成為他們不孝順長輩,不照顧子女的有力藉口。
社會宣導男女平等,萬物也自有規律,無論“家庭主婦”或是“家庭主男”只要維護好這個家庭就好,而不要持此成為你隨意犯錯的藉口。
資料重整中,因此有點凌亂,敬請見諒.
找不到原文章,請使用左側的文章搜尋,感恩!
- Oct 23 Thu 2008 00:03
家庭婦男:男人的感情底線是什麼?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