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排卵型功血

正常月經週期有賴於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系統的相互調節及制約。任何內外因素干擾了性腺軸的正常調節,均可導致功血。

青春期功血是以性腺軸的功能與調節不完善為主要原因。由於下丘腦週期中樞延遲成熟,僅有下丘腦持續中樞發揮作用,其結果使垂體分泌FSH多於LH,FSH的分泌使卵泡發育,發育中的卵泡分泌雌激素,但垂體對雌激素的正回饋刺激缺乏反應,使月經中期無LH高峰出現,故無排卵發生。長期大量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發生無排卵型功血。尤其在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或因其他因素影響下,更易引起功血發生。更年期功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對下丘腦及垂體的正回饋作用消失,垂體分泌FSH及LH增高,缺乏LH中期高峰,不能排卵,子宮內膜發生增生過長而引起無排卵型功血。

無排卵型功血的臨床特點:因為無排卵,故無黃體形成,體內亦無孕酮分泌。雌激素水準隨著卵泡的發育及萎縮而增減。當雌激素水準不斷增多時,子宮內膜繼續增生,這時不發生出血,而當體內雌激素水準突然下降時,可發生撤退性出血。臨床表現可能閉經一段時間後發生出血,出血亦可為無規律性,量的多少與持續及間隔時間均不定,有的僅表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大量出血時,可造成嚴重貧血。由於雌激素刺激,子宮可稍大,質較軟,宮頸口松,宮頸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齒狀結晶,或不典型結晶。基礎體溫單相型。子宮內膜活檢多為單純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見腺瘤樣或不典型增生。有時也可呈萎縮性變。孕激素測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礎水準。

(二)排卵型功血

多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也有時出現在更年期。可分為黃體功能不全和黃體萎縮不全兩種。

1.黃體功能不全

可因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致黃體發育不良而過早萎縮。黃體發育不全時,則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臨床表現有規律的月經週期,但週期縮短,或經前數日即有少量出血,經血量可無變化。經前期子宮內膜活檢可見腺體分泌不良或不均。間質水腫不明顯。基礎體溫雙相型,但上升緩慢,黃體期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於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產。

2.黃體萎縮不全

黃體發育多良好,功能可因黃體未能及時全面萎縮而持續過久。孕酮量分泌不足,但分泌時間延長,此時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出血時間延長,經血量增加,但月經間隔時間仍多正常,在經期第2、3天量多,以後淋漓不淨可長達十餘日。如在月經第5、6天取內膜,仍見有分泌反應,可為診斷依據之一。基礎體溫雙相型,常在排卵後緩慢上升,上升幅度偏低,且升高後維持時間不長,以後緩慢下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k M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